当2025触地即燃揭幕战开启,代表着中国草根篮球的新赛季已经拉开战幕,那些属于大众篮球的竞技场,正再次上演新的故事。
▂
文 / 多杰
01
触地即燃回归,开启草根篮球新赛季
361°触地即燃新赛季的主旋律,是纯粹的竞技。
淘汰赛的首场在卫冕冠军1980s与烟台友缘队之间展开。常规时间,烟台友缘队始终落后,但在最后一分钟的「触地即燃时刻」,双方开启了真正的战斗,外援AK在内线频频得手、外线候子宇火力全开,比分瞬间被追平,双方战至加时,1980s的李瑞借掩护外线接球出手,成功拿到4分绝杀比赛,引得现场球迷振臂高呼,气氛直接被点燃。
另一边,由四名海外球员组成的赏金猎人队杀入决赛,其中包括本赛季效力过CBA天津先行者队的布雷文-加洛威(以下简称「布雷」),以及芬达、哈里斯等明星球员,足见赛事的竞争力。
面对决赛,赏金猎人队明显有所准备,一度将分差拉到8分,而后孟博龙带领着1980s队开始奋起直追,在最后2分钟的「触地即燃时刻」强势得分,拼到意外扭伤脚踝,甚至难以站立,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两次罚球,提前杀死比赛,也将球队带入了年度总决赛。
无论是李观洋的大号三分、AK的内线华丽舞步、芬达的隔人补扣、孟博龙与布雷的各种较劲……在经历一个冬天的沉寂后,球迷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如此精彩的比赛了。
在盘龙城百联奥特莱斯广场,即便下午的气温有所下降,但现场球迷却越来越多。现场围观的球迷站满了台阶和楼梯,还有站在场外年轻人,有坐在天桥的老人,还有扛着孩子一起看球的爸爸们,他们都沉浸在街头篮球带来的躁动与热情中。
2025年是篮球传入中国的130周年,如果以「草根篮球」为分界线,这片篮球江湖有着超过20年的时间,在鱼龙混杂的江湖之地,草根球员之间频发beef,营造篮球场外的事件噱头博得网络流量的事件频发。
但拨开流量的表象,球迷们欣赏的永远都是在赛场上能打硬仗、能展现自我的球员。换言之,草根篮球的内核不是江湖的人情世故,而是最单纯的竞技、纯粹的热爱。
正是因为想要赢球,所以才会顾及形象的倒地拼抢、有不怕投不进的出手、有不畏惧受伤的突破和不害怕争议的较劲,让真实的竞技精神与热爱直观地展现在球迷眼前,他们才成了大众所喜爱的「草根明星」。
而在触地即燃这片赛场,其目标便是主张竞技性,将聚焦篮球团队协作和对抗性作为赛事的重点,让草根篮球赛事向着更专业化迈进,因此来到第六年,触地即燃这场「年度大戏」,不仅是一个能成就更多草根球员,也能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赛事IP。
02
大众篮球,需要怎样的草根赛事?
规则,决定着草根篮球的竞技戏码。
来到第六年,触地即燃早已建立起了独特的赛事标签和特点。本赛季继续沿用着FIBA国际篮联的3x3赛事规则,包括场地、裁判、技术台和直播等方面都对标职业赛事。
而比赛的主旋律仍是围绕「草根篮球」展开,小组赛期间,全场比赛共6分钟,得分翻倍的最后1分钟被称作「触地即燃时刻」,给了让球员们创造「挽狂澜于既倒」的英雄时刻的机会,也给比赛的胜负带来了更多悬念。
此外,半决赛与决赛的时长增至「5+5+2」共12分钟,「触地即燃时刻」也翻倍来到2分钟,让比赛更有看点,也有更多翻盘机会,决赛日当天的小组赛由单败制升级为循环赛制,给了球队更多调整的空间。
新的赛制无疑是要求球员们拿出更专注的态度,在平日里磨练技巧与身体。而对于触地即燃来说,让比赛回归竞技并非一句口号,只有汇聚更多地域的球队参与,带动更多草根球员的加入,以及吸引顶尖的队伍与厂牌,才能打造真正的顶级赛事IP。
因为「顶级的舞台」,无疑是中国草根篮球最需要的。
当下,在发展「三大球」的时代旋律上,中国篮球「金字塔」的各个层面都需要不同的资源与养分灌溉,尤其是代表着未来的年轻一代,他们需要更多篮球赛事与文化的带动,而最好的吸引力,便是篮球最本质的竞技与乐趣。
这与触地即燃的赛事风格不谋而合。六年来,361°的自有赛事IP始终为年轻球员、草根球员打展现自我的舞台——不仅是邀请精英草根球员参赛,更帮助球员成长。比如吴泽健,在登上触地即燃舞台后开启草根明星之路;前CBA球员刘畅,通过触地即燃打出声量;项振雄原本是学生,通过触地即燃的训练营开启全新的篮球之路。
成为众多明星的之路的起点,意味着触地即燃的强竞争力、高关注度等特点,也正是赛事荣誉有着如此之高的含金量,才使得更多球员和队伍愿意为之努力拼搏,使赛事形成良性循环。
草根大众的运动故事之所以如此吸引我们,源自「平民英雄」中那些更纯粹的热爱与兴趣。也因此,如今的青少年愈发以草根球星为榜样,那些在日常生活里的篮球舞台,正逐渐成为构建大众篮球文化的聚集地,如触地即燃一般的篮球故事,值得被更多人被看到。
「三大球」的振兴,草根篮球舞台是重要的力量。而遍布全国的赛事路径,不仅刺激篮球市场活力与大众消费,也帮助品牌建立起了连接消费者的重要纽带,同时也是产品专业化与设计的展现,通过赛事让更多受众感受到361°的品牌精神。
03
触地即燃,为什么能迈进第6年?
触地即燃源于2020年,当时的国民正处在疫情的阴霾笼罩下,草根赛事面临着停摆的行业困境,但361°选择开创新的赛事,帮助更多人参与进来,用篮球的快乐与热爱为更多人带去体育的力量。
触地即燃的开创并不容易,尤其是在2022年疫情持续反复、管控不断升级的情况下,每一场都伴随着随时会被喊停的局面,但最终整个赛季都没有耽误一个周末的行程,这无疑是赛事专业度的体现。
支撑触地即燃不断前行的根基不仅是品牌的托举,背后更是中国广大草根篮球发展需求。
在过去几年里,各类街头篮球赛事风起云涌,不仅有村BA这样的现象级赛事IP,更有运动品牌、功能饮料领域以及车企、传统赛事等多方力量的参与和加码,但民间赛事越多,越需要专业引导,包括在赛制、球员参与、大众覆盖以及裁判、场地与直播等层面的保障。
而触地即燃创造了运动品牌自有赛事IP的标杆,更在于赛事、品牌与产品之间的协同,让赛事在整体性方面树立起了整合营销的范本。
一直以来,触地即燃的比赛场地更多的放在商场的中庭区域,而不是野球场,比如此次放在奥莱广场,能够配合商业场景完成更多元的销售打法,在吸引到商场人流的同时,还能够借助活动流量转化为门店的进店量,建立赛事流量赋能产品销售增长的逻辑。
与此同时,在过去几年中,触地即燃还多次邀请品牌代言人参与其中,包括NBA球星阿隆·戈登、斯宾瑟·丁威迪、肯塔维奥斯·卡德维尔·波普,以及女篮国手李缘等多位职业球员参与现场,充分展示品牌资源,进一步增强赛事的号召力,触及更多篮球消费人群。
的确,在商场中的比赛,不仅能够提升赛事的沉浸式体验,同样能构建起年轻化、潮流、时尚的赛事调性,更重要的是,商场突破了传统赛事场景,「竞技+商业」的结合能够形成更强的差异化竞争力。
来到第六年,高曝光度的触地即燃已经成为大众篮球的「必选项」。而依靠着专业度与竞争力,361°深化篮球专业领域深耕,巩固着专业化的品牌形象,进一步传递着「篮球不会拒绝你」的品牌能量,为361°篮球品类建立起更长远的市场号召力。
新的赛季开启,触地即燃这一IP的含金量正在不断被诠释,这里不仅有众望所归的荣誉和仪式感,更有行业所期待的篮球新生力量,在过去的几年里,诸如触地即燃这样的赛事,能够不断推动着中国篮球事业的进步,我们也期待着在未来,「多一度热爱」的能量能够不断渗透进更多人的心里,为中国篮球运动员的发掘和培养持续贡献力量。